那些你经常吃却不知道有毒的食物(三) 牡蛎真的不能生吃

  海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喜爱,而其中贝类又是海洋当中很受欢迎的一种食材。事实上,贝类我们在加工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如果没有做到,就很容易造成贝类食物中毒。

  贝类通常又称为软体动物,种类甚多,有毒部位主要是肝脏和胰腺。海产软体动物引起中毒常见的有哈贝、扇贝、贻贝、蛤仔、牡蛎等,尚有一些螺类也可发生此类中毒,如泥螺、香螺、东风螺、织纹螺等。在一些国家的特定海域,一贯可食的贝类可因“赤潮”突然被毒化,食用后即可引起中毒。

  毒贝类所含有毒成分是石房蛤毒素及贝毒素。石房蛤毒素为重要毒素,主要贝类为扇贝、贻贝、蛤仔、东风螺等,易溶于水,耐热,加热至100℃经30 min毒性仅减半,易被胃肠道吸收,主要阻断钠离子进入神经和肌肉细胞,神经冲动的传导和骨骼肌细胞的极化。蛤仔、巨牡蛎主要含贝毒素,为淡粉末,在PH 3~8时耐热,100℃加热60 min毒性完全未被。

  ② 神经型:即性贝类中毒,潜伏期0.5~3h。早期有唇、舌、手指感,进而颈和四肢末端、步态蹒跚、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等,严重者可因呼吸而死亡。死亡多发生在2~12h,如24h仍存活,则预后良好。

  ③ 肝型:潜伏期一般为24~48 h。发病初期有胃部不适、恶心、、腹痛、倦怠、微热等症状,常于四肢、躯干、齿龈等处呈现出血斑,重者可有、出血、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急性肝萎缩,意识障碍或昏迷,甚至死亡。

  ④ 皮炎型:主要由食泥螺引起,潜伏期1~14 d,一般3 d。初起面部及四肢的部位红肿,并有灼热、疼痛、发痒、发胀、等感觉,后期可出现淤血斑、水疱或血疱,破溃后引起感染,可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

  神经型治疗:呼吸者应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应用利尿剂促进毒素从肾脏排泄,同时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失衡;应用抗胆碱能神经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等,重症需达“阿托品化”,用药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皮炎型治疗:静滴5%葡萄糖或葡萄糖盐水以加速排泄,应用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严重病人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亦可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l,2次/d;局部皮肤破溃可用凡士林纱布包扎,消毒后涂消炎软膏防止感染。

  学习到贝类中毒的相关知识,我们在今后食用贝类时应该注意识别有毒贝类,避免食用,织纹螺食前应煮沸去汤,一次食量不可过多,尽量不要生吃贝类。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中毒系列(十五)糖尿病友要注意胰岛素中毒
  • 【1378】EGFR突变型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
  • 女性的:母乳喂养能够减肥!
  • 那些你经常吃却不知道有毒的食物(十二)蜂蜜中毒
  • 早期药物干预可提高患者肺功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