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从不同视角诠释医学的作用

  在协和医院日前召开的医学中心成立大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现代医学是集现代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关怀等于一体的复合学科。现代医学发展历史表明,未来医学的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结合。因此,医学将更加重视、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医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版线位著名医学专家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诠释医学的作用。

  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已经完成,之后的任务是识别人体内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包括非编码序列在内的人类遗传物质的全部信息;检测人类基因组序列多态性,认识遗传变异及其与疾病易感性的关系。

  中国自1999年底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承担了3号染色体短臂约30Mb长度的测序任务,相当于全基因组的1%。通过团结合作,出色完成了任务,同时建成了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平台。之后,我国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谱(HapMap)合作计划。在2005年公布的单体型图谱中,中国完成了10%的任务。2008年11月我国深圳华大基因组研究院在《自然》上公布了一位国人的全基因组序列。

  10余年来,在国家“863”、“973”等科研计划的支持下,我们应用基因组研究技术,在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研究中取得了一大批;近几年,正在积极开展复杂性状的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即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反复验证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为疾病的风险评估、个性化防治提供依据。我国科学家已在症、鼻咽癌、高血压、冠心病、银屑病等GWAS研究中,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医学研究模式发生了变化:从经典的序列测定到高通量测序及基因功能分析,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从“组学”到系统生物学研究。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基因组研究使我们能够从基因组的表型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本质,有可能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解决医学问题。基于基因组的医学是推动医学发展、药物研发和健康促进的一个引擎。医学不仅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

  在协和,医学的概念不是新近提出的,协和医院从建院之初就是医院的原型,这里不仅是医院和医学院的统一,还是临床和基础的统一。科学和医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成为医学的摇篮。

  应该说协和医院从建院开始就秉承了医学的概念,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再用基础研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紧密结合,是协和始终秉承的方针,我们近90年的道都是从这个过来的。

  从协和教学看,1917年招生伊始就设立了八年学制,前三年预科都在北大、等一流院校进行,学生们接受到的是顶尖的自然科学培训,为医学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从历史上看,协和不乏医学。老协和的很多教授既是临床主任,又是基础主任。吴宪、刘士豪就是很好的例子。刘士豪通过大量研究,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文章,界上第一次提出骨营养不良这种病名,并且被沿用至今。

  回到协和的今天,我们也具有一定医学的优势。首先,协和是全国病种和病源最多的医院之一。我们每年门诊量200多万人次,有5万多位住院病人,每年的血样有60多万份,外科标本4万多份。其次,协和体检中心每年有6万多名体检人数,可作为正常对照组开展研究。第三,协和的病案贵为“协和三宝”之一,保存非常完整;协和临床药理研究在全国领先,去年有25个专业获得SFDA的批准,在研试验达到131项。

  协和成立医学中心后,初步计划是从这几个方面做强做大——药物研发、生物标志物、干细胞和新病原的检测。在医院和基础所、药物所、病原所等密切合作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整合全国的资源。协和医学中心将给大家提供一个合作和的平台,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认真合作,共创未来,使患者受益。

  我国已和日本、、俄罗斯等国一样,成为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年后中国最重要的劳动力阶层、青少年阶层明显不足。这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和发展将会带来严重问题。我提倡有一个“中国人口2020,2030”,甚至“2050”,确保中国人口数量适中,人口结构合理。

  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将带来诸多疾病、严重的卫生资源消耗等问题,加上新发、突发传染病,青少年不容乐观的卫生状况,这使我们要肩负的责任很重大。

  长期以来,患者患病后并未受到关注,多是进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到医院就医。其实,医生只重视医治伤病是不够的,医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应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幸好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展医学研究,既致力于促进实验室基础研究的,又致力于促进临床研究早日进入临床工作,可以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一些成功的典型例子。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有新的思想、新的,开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我特别提倡,基础和临床、医学和药学,甚至医学和工学应该密切合作;应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有利于中华民族繁衍、健康和发展的新医学,为我们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方面靶点治疗确实是整个肿瘤治疗中的一大进步,但是,同时也提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怎样找到合适的病人,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药物?肿瘤是一个系统性疾病,是一个性的疾病,必须对多个细胞传导通进行阻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必须找出准确的标志物进行药物的选择,同时治疗中还要考虑到病人的免疫状态、心理状态、内分泌状态、血液系统等。只有用多系统的方法,才可能让治疗效果有一个大的进步。就像陈竺部长所说的,我们不仅要发展一些新的基础理论并到临床为病人服务,同时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也会提出很多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带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后,再回到临床,为病人服务。这是一个互动的结果,这方面如果做得好、组织得好,可以实现一个互相促进的双赢局面。

  除此之外,目前从临床角度来看,主要问题还有如何实现一级预防、如何鉴定肿瘤高危人群、如何提高肿瘤的早诊率等问题。

  中国病例很多,这是我们的优势。“十一五”期间“863”支持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重大疾病的分型和个体化治疗”,这是国际上非常重视的研究方向。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组建了各病种的临床研究队伍,开始用SOP标准程序收集标本,规范化地储存,并有完整的临床病例影像诊断资料,再结合实验室技术研究的基因和蛋白等信息,目的就是对该疾病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分型标准,然后设计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要加强研究,必须要重视临床研究。我们走访了一些国际一流的医院,他们的院长向我们介绍时,都强调诊疗规范的制定、新病人入组临床实验的比例。为什么他们都这么看重临床研究?因为只有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才能有资格制定诊疗规范。诊疗规范的制订是一个医院地位的象征;而诊疗规范的制订一定来源于临床研究结果所提供的。同时,临床研究也是承接研究的出口。

  另一个研究的重要支撑平台就是标本库的建立,这是研究的基础工程。标本应该包括治疗前中后的血及其他体液标本,配对的组织标本。有了高质量的标本库,还要有每个病人准确、长期的随访资料,这些将对研究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中毒系列(十五)糖尿病友要注意胰岛素中毒
  • 【1378】EGFR突变型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
  • 女性的:母乳喂养能够减肥!
  • 那些你经常吃却不知道有毒的食物(十二)蜂蜜中毒
  • 早期药物干预可提高患者肺功能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