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科研人员探索人体生物钟检测新法

  生物钟是体内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系统,帮助调节人体40%左右的基因活动,睡眠、进食、体温、血压等的“节奏编排”均与之相关。测量人体生物钟的常用方法是监测人体内褪黑素浓度的变化,不过此法要求研究对象长时间坐在暗室,每隔大约一小时采集一次血液或唾液样本。...

关于推荐2019年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创新基金项目的通知

  2019年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创新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征集申请,经评审通过的中标项目将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现将推评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芬兰教授建议用噬菌体疗法对付“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感染,其中包括23万新生儿。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它们可以侵入细菌体内并不断复制自身基因,最终吞噬细菌,因而被认为是细菌的天敌。...

科技部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人工智能重点专项启动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班晓娟、解放军总医院研究员王卫东、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亚非眼科学会主席吴乐正、中山大学科研院副处长陈春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北京郁金香伙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磊等出席启动仪式。...

美研究:高脂高糖饮食可能影响乳腺癌治疗效果

  糖基化终末产物在体内积聚是营养物质、糖和脂肪分解所造成的结果,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自然过程。先前已发现,糖基化终末产物聚集可能与一系列疾病相关,包括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厉打击假借中医药旗号进行虚假宣传行为

  会议认为,当前,中医药事业正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得人民群众喜爱。然而,目前社会上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鱼目混珠、服务能力参差不齐、产品宣传不科学不规范不合法等现象,给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了危害,也影响了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研究人员发现治疗黑色素瘤的新靶点

  黑色素瘤是由于皮肤上的色素细胞发生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癌症,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它是一种癌症,一旦肿瘤扩散就难以治疗。据估算,2018年全球共有1.4万个黑色素瘤新增病例。...

研究发现调控肠道菌可影响蚊媒病毒传播能力

  以血液为食的蚊子可携带和传播上百种烈性人类病毒。病毒通过宿主血液进入蚊子体内,并感染蚊子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而扩散到蚊子的唾液腺。“世界上有3500多种不同的蚊子,但能携带并传播病原体的不到100种。蚊媒病毒与蚊虫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不同蚊虫对病毒的易感性也不同。”程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新艾滋病疫苗在动物实验激发强烈抗体反应

  这一最新艾滋病疫苗策略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进展》上,该策略是基于艾滋病病毒包膜蛋白Env设计的,众所周知,Env是一种复杂、可变形的分子,很难在疫苗中产生,因此很难实现艾滋病病毒的有效免疫。...

董家鸿院士话高考:带我迈入“人生的春天”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会是一名代课老师。是高考,给了我们这些贫寒学子“跳”出去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病理传播证据

  《自然》201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曾有8名病人接受了被朊病毒污染的c-hGH治疗,且之后死于克雅病(CJD),其中4名病人的脑内出现了β淀粉样蛋白病理。β淀粉样蛋白病理是大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种标志。...

科学家摸清早产儿肠病病因

David Hackam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儿童外科主任及外科、儿科和分子生物学教授。他说:“此前对于导致NEC的原因还没有明确的认识,针对严重病例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切除婴儿坏死的肠道。但幸存的NEC患者仍存在包括严重认知障碍在内的后遗症。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取得突破。”...

科学家构建基因编辑工具研究恶性疟原虫

  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真核病原微生物,其中恶性疟原虫的感染致死率最高。当前对疟原虫的研究急需发展一种高效简便的基因编辑工具。...

高端显微镜的国产路

  浙江大学教授王平抛出的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想要给出答案。12月26日,苏州医工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具备了高端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的研制能力。...

“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将达70万

  2018年,全球践行伦理峰会在梵蒂冈发表大会宣言指出,“中国的器官移植改革体现了世卫组织关于公正、透明和公平的指导原则,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的这些成果标志着一个器官捐献与移植新时代已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