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获进展?与铁离子的配位作用,制备了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并成功从8种癌症病人的血液样品中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CTCs)。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期刊《应用材料与界面》

  此前,裴仁军团队与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团队合作,整合点击化学反应、多抗体“鸡尾酒”、纳米结构基底、微流控“混沌混合器”等技术优势,建立了一种基于肿瘤细胞外囊泡(EVs)的肝癌早期诊断方法。相关研究成果2020年9月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谈及这两项成果,裴仁军介绍,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诊断技术,因其无创、敏感度高、操作便捷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液体活检所使用的标记物主要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s)、细胞外囊泡(EVs)和循环肿瘤DNA(ctDNA)三种。CTCs是一类从肿瘤部位脱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系统的癌细胞。EVs是由细胞产生的纳米级囊泡,其中包含DNA、蛋白质、信使RNA、非编码RNA等成分。ctDNA是肿瘤细胞凋亡后DNA释放进入循环系统,主要以DNA蛋白质复合物或游离DNA形式存在。

  已有的研究表明,这些标志物在肿瘤的诊断、复发、转移、治疗效果评估、用药指导及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应用仍需要解决很多难题,例如CTCs在癌症病人血液中的数量十分稀少,而基于一种肿瘤标志物的CTCs分离技术也会增加漏检。目前普遍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免疫磁珠法以及柱层析法方法获得EVs,这些方法分离得到的样本普遍存在着较多的非肿瘤来源的EVs,从而对肿瘤的检测信号造成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裴仁军研究团队将单宁酸(TA)溶液与磁性纳米颗粒(MNPs)在室温进行反应制备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建立了一种广谱性从患者血液样本中分离异质性CTCs方法,从8种癌症病人1毫升血液中捕获到1~10个CTC。

  另外,裴仁军研究团队与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利用肝细胞癌特异的三种抗体作为亲和分子,通过四嗪与反式环辛烯(TCO)之间的生物正交点击反应,实现肝细胞癌来源EVs的高效、高纯度分离,然后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对选定的10基因组合对临床血浆样本的诊断进行验证。裴仁军表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肝癌细胞EVs纯化系统,并对肝癌细胞特异性的mRNA转录进行数字评分,能够准确区分肝癌患者与无癌症和其它恶性肿瘤患者。(来源:中国科学报沈春蕾)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获进展
  • 野生柑橘长线形病毒多样性远超认知
  • “一箭双雕”!高福团队设计出新型寨卡病毒疫苗
  • 向红豆杉“取经”如何高效合成抗癌明星药
  • 不只减肥,吃粗粮还能降压降糖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