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诞生的时候只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概念。流行病学家发现在进行健康领域群体研究时,也存在霍桑效应。咱们的流行病教材里是这么介绍霍桑效应的:霍桑效应是指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其行为的一种趋向,与他们接受的干预措施的性作用无关。比如我们在进行一项不同药物治疗高血压预后差异的研究,试验组的研究对象因为了解到自己处于试验组,是受关注的对象,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减少饮食中钠盐的摄入,增加运动量等等,那么我们研究所得试验组的预后不仅仅是我们的干预措施在起作用,其中还掺入了霍桑效应的作用。

  在今年3月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中发表了一篇关于霍桑效应的系统综述。期望通过综合19篇霍桑效应的研究文献来综合霍桑效应量的大小。系统综述发现:这些文献都或多或少的提供了存在霍桑效应的,也测量了效应量。但是,在综合这些文献霍桑效应量的时候,发现效应量的异质性很高,I2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霍桑效应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研究中,效应大小不同,难以得到一个统一可信的效应量。

  如果我们在开展临床研究的时候忽视了霍桑效应的存在,没有在研究设计的时候就采取一些方法来避免霍桑效应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研究结果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很可能就是研究的干预措施的效应和霍桑效应的和,而不单纯是干预措施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会夸大干预措施效应。此外,因为在不同疾病、不同研究内容的研究中,霍桑效应的大小不一致,难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消除霍桑效应。那么,对于霍桑效应这种客观存在又难以明确测量其大小的偏倚,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来避免呢?

  首先,应该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等对待。临床研究者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试验组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照组则不那么关心。这会使试验组研究对象由于受到更多关注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霍桑效应。如果说除了我们研究的因素以外,我们给予试验组和对照组同等的关注,那么可以预料的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霍桑效应量是差不多的,这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效应差值就更接近研究因素单纯的效应量。

  其次,采用盲法。产生霍桑效应有个前提,就是研究对象由于意识到自己处于某项研究,或某个分组中,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在研究设计是应用盲法,那么研究对象并不知道自己身处试验组还是对照组,那么就可以避免霍桑效应。如果是个双盲试验的话,连和研究对象接触的医生也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那么也就可以第一条里说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等对待了。

  霍桑效应是我们开展临床研究时不可忽视的一种偏倚,在研究设计阶段就应该采用盲法等来避免。但是在临床治疗病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利用霍桑效应呢?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病人多一些关注,也许能提高我们的治疗效果哦。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