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受试者的隐私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某天你去医院看了个你不太想让人知道的A疾病,然后发现关于这个疾病的一项研究项目挺适合自己,于是参加了。可是突然某天,你的信息被在这个医院打扫卫生的某远房亲戚看到了,恰巧这个亲戚就是传说中的扩音器,于是你有A疾病的消息就在亲戚间传开了。明明参加研究项目的时候大夫说会给我好隐私的,说好的隐私呢?为什么要在科研病例本上大大的写着我的名字,然后还大大方方的摆在桌子上。

  其实,在很多关于临床研究和伦理的相关法规上,都明确要受试者的隐私。但是在研究者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重视。在以前的监查/稽查过程中,常常能看到以下情况:

  每次监查/稽查完和研究者提起这个问题,很多研究者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可,只有标注好姓名等信息了才便于研究者自己查找资料,填写信息。是的,不可否认,这样是会更方便研究者,可是当初说好的受试者隐私呢?

  其实,针对前两种情况,再多准备一份简单的材料—--受试者信息记录表(医生填写),你就可以很好的好受试者的隐私啦。比如,长成下面这样的:

  将受试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填写在这份受试者信息登记表中,将受试者编号作为受试者唯一可识别的信息,研究者需要知道相关信息时(比如随访时需要联系电话或地址),对照一下受试者信息就可以得到。

  平时的科研工作中,病例报告表封面标注受试者编号;病例报告表中的个人信息姓名处填写姓名拼音首字母缩写;电子数据库中将受试者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等进行去标识化处理;知情同意书应该单独保存。

  另外,研究者在处理完病例报告表时应该及时将相关文件妥善保存起来,并只允许相关的研究人员接触。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