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同济等研究人员解析“癌症之王”

  来自上海同济大学、大学分校、第二军医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腺鳞状细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常见的一种突变基因,这是这种罕见但特别致命的胰腺癌形式的第一个已知独特标记。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25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陆琰君(YanJun Lu)教授和大学分校的iles F. Wilkinso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陆琰君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的生物学,肿瘤相关基因与细胞周期调控;肿瘤信号转导途径等相关的性研究。

  胰腺癌是最致命且难治的癌症之一,率极低,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在美国胰腺癌是第四位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大约有45,220例新增确诊病例,导致超过38,400人死亡。并且这两项数字还在增长。中国内地的胰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近二十年增长了四倍。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不常见的胰腺癌形式,然而相比于较常见的形式其通常具有更差的预后。

  Wilkinson教授说:“自一个多世纪前首次描述这些性的肿瘤以来,对于胰腺鳞状细胞癌的认识进展甚微。其中一个问题是要鉴别出这类肿瘤独有的突变。”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发现ASC胰腺肿瘤具有UPF1基因的体细胞突变,UPF1基因与称之为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的一种高度保守RNA简介信号通有关。这是第一个已知的人类肿瘤NMD基因遗传变异范例。

  NMD具有两个主要的作用。第一,细胞利用它来作为质量控制机制消除错误RNA(mRNA)——这些帮助将遗传信息为生命必需的蛋白质结构。第二,它降解一组的正常mRNAs,其中一些mRNAs编码了促进细胞生长、迁移和的蛋白质。肿瘤中NMD有可能“了这些的刹车,由此推动了肿瘤生长和扩散,”Wilkinson说。

  2000年学成回国,在上海张江赛达生物制药公司研发中心担任主任。2007年进入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的工作一直主要是用生物学的手段研究与肿瘤相关的基因以及对药物性的关系。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肿瘤相关基因P53、P21、CDK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等因子在肿瘤细胞对药物反应的信号通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在肿瘤的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应用都积累了很深的的功底。在Oncogene,carcinogenesis和BBAMCR等影响因子超过5分以上的上多次发表高质量SCI源论文。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