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中的加法

  在上次的文章中我说审稿意见无非分为两类,做减法和做加法。做减法的核心是不要在一篇论文中研究和回答所有问题,通过减法将研究和总结的目标重点凝练到一个“点”,集中研究和回答一个问题,以提高论文的质量。做减法缩小了研究范围,腾出了空间,为论文深入分析并介绍研究的各个细节提供了条件。

  做加法的审稿意见很多,大致分以下四类。第一类意见是补充完善对象与方法部分的撰写。许多临床研究论文的对象与方法部分撰写不到位,过于简单。据我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者对于自己所做的研究工作非常清楚,介绍时写得很简单,因为这样写自己能看懂,能理解,够了。但作者没有想到读者可能看不懂,因为读者没有做过这个研究,写简单了就无解和还原研究过程,在拼图中缺少一些板块,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图景。写得过于简单不是作者有意为之,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知道了这个规律,撰写论文时就要换位思维,从读者角度考虑需要写哪些内容,如何写,写到什么程度。影响科学性的关键环节在不同类型临床研究中不完全相同,审稿意见多为针对该论文的关键环节,要求作者补充完善,这部分应如实补充说明,即使研究中有缺陷也要按实际情况写。有缺陷的论文很可能是真实的;没有缺陷的论文很可能是假的,或掩饰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部分撰写的原则是做到使没有做过研究的读者依据论文提供的信息能够完整地还原研究过程,进而有能力地评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决定是否采信论文提供的。近年来学术界对临床研究的伦理管理规范要求逐步提高,要求论文中说明研究是否按伦理管理规范实施,研究方案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是否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签字。多数论文的作者不写这方面内容,现在看来不合适了,应按审稿意见补充。第二类问题是结果的展示和分析没有到位。结果中必须有一个科学故事,这个科学故事有情节,有逻辑,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故事不完整,逻辑性不好,缺少关键环节影响科学推论等都是常见问题。例如,随机对照研究基线数据均衡性的展示和分析没有到位,作者通过随机分组获得两组相似患者的不足。审稿意见会要求作者补充基线资料的展示和统计学评价,用表格形式展示。某些论文的分析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缺乏深入分析,没有把规律梳理出来,质量不高。审稿意见会从某一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以提高论文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某些论文是多因一果的研究,做了单因素分析但没有进一步深入。审稿意见会作者会多因素综合分析探索,在因素/预后因素的性等角度进一步回答科学问题。审稿专家的经验和做加法的往往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帮助作者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第三类问题是补充完善讨论和参考文献。讨论没有到位,尤其是讨论的主要内容没有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创新点结合,仅仅重复讨论以往文献报告的内容是常见问题。审稿意见会作者围绕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创新点,重新组织讨论部分的撰写。临床研究是在复杂的临床中开展简单的科学研究,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论文作为成功的案例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在讨论中涉及。反过来,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可以是讨论中的内容。作者在讨论中主动写明研究的缺陷和局限性,说明作者对这些问题是有认识的,受条件解决不了,今后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对作者和读者都有帮助。这些帮助作者进一步提升讨论价值和内涵的非常重要,作者应认真考虑并下功夫完善。参考文献中缺少近期文献是常见问题。估计是作者在撰写论文时没有补查文献,以申请基金时查阅的文献为基础,忽略了本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补查文献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提醒作者补充近期文献检索复习,跟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将这些最新进展与论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在讨论中体现出来。第四类问题是补充完善其它部分内容。补充基金资助信息,补充志谢等有时会在审稿意见中出现,按审稿意见补充即可。

  与做减法的审稿意见一样,做加法的审稿意见多数是可操作的,是将审稿专家的智慧与作者的智慧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的方法。我们对这些意见的态度是虚心接受,按意见认改完善论文。然后我们要想一想,审稿专家为什么要我们做这些补充完善工作,好处有哪些,原因是什么。想多了会悟出一些道理,举一反三,今后的研究和论文撰写可以事半功倍。注意,这是另外一种偷师学艺的办法,可以试一下。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