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意见中的减法

  许多人有撰写和修改论文的经历,是一个痛苦的并有收获的过程,一方面是,另一方面编辑部和审稿专家会给我们帮助。给后等一段时间,会拿到编辑部回复的审稿意见,其中的要求五花八门,面面俱到,雾中看花,不好把握。其改论文是有规律的,根据我的总结,审稿意见无非两类,做减法和做加法,今天就审稿意见中的减法和大家谈一谈。

  我们说临床研究论文应该以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为导向,这不但是选题立项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论文撰写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遗憾的是,有些论文作者不按这个原则做,导致论文出现重大缺陷,学术质量不高。如有些作者以指标为导向,以临床资料为导向,以样本量为导向,以研究方案为导向,以工作总结为导向……,写出来的论文有多个主题,目标重点不突出;结果中数据堆积,缺乏清晰的思和逻辑,不知道作者要研究和回答什么问题。这样的论文质量很差,修改难度很大。针对这些问题,审稿专家往往采用釜底抽薪的方法,作者进一步凝炼研究的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在现有研究工作和资料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方案,确定分析思,寻找创新点,对论文做全面系统的修改。这样的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是告诉作者这篇论文的选题方向还是可以的,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有潜在的刊用可能性,社还是想要这篇论文的。但是太乱了,社希望作者在论文中研究和回答一个问题,不要像来稿那样试图在一篇论文中研究和回答所有的问题。这样的另一层意思是,作者一定要下大功夫,下决心对论文做大手术,换一个套修改论文,实际上是重新写论文。

  做减法实际上对作者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原来堆积数据就行了,脑子里一锅酱也可以写论文;现在要凝炼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要有明确的临床研究方案,要形成合理的分析思,都是过去不熟悉的没有掌握的专业技能。因此,做减法是作者过程,要学习自己不熟悉的研究内容,使之成为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的一部分。当我们看到审稿专家提出做减法的时,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从哪一个点入手,重点研究和回答什么问题,必要时还要查文献,看看哪些事情搞清楚了,哪些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避开低水平重复的研究方向。有时候可以提出几个不同的方案,然后评估哪个方向最合适,逐渐把目标重点梳理清楚。在做减法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原来头脑里模糊不清楚的图景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感觉到就在前面但抓不住的东西现在能够抓住了。这就是的,终用。

  做减法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好不容易收集了资料做了分析,图表都出来了,还要砍掉,太可惜了!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舍不得。但反过来想一想,是保留所有结果的论文质量高,还是保留其中一部分论文的质量高?我们撰写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什么?讲过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说发表论文是硬道理。做减法有利于发表论文为什么不用?个人感情和发表论文之间究竟如何取舍我想大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换一个角度考虑,做减法意味着在这篇论文中只拿出了一部分资料,其它方面的资料如果有价值可以另外总结论文,现在1篇论文有可能变成2篇3篇,何乐而不为?

  有人会说,做减法把许多内容砍掉了,论文就变得非常单薄,还是论文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下次在做加法里面讨论。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