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埃博拉病毒新药临床试验伦理之争背后的伦理学原理

  若您有临床研究或统计分析方面的问题,可关注我们在线咨询。关注方法:1.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样“北医三院临床流行病”;2.搜索号“bysyrcce"。

  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多国爆发,导致数千人死亡。由马普生物公司研制的新药,一种称为ZMapp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在3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国家患者身上进行了试验性治疗,2位病情缓解,1位死亡,给救治带来了希望。此前这种药物仍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在猴子身上做过试验。是否冒险使用这种药应对严重疫情,是否应该为非洲提供临床试验的机会,在医学界引发了一场伦理争论。

  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死率50%~90%,尚无救治的特效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面对一个没有任何有效药物和疫苗的高死亡率疾病,需要医学伦理学家提出处理这一问题的。近期关于抗埃博拉病毒新药临床试验的伦理讨论在专业和新闻报道中有许多信息,角度不同,各有道理。不同角度的讨论,互相对立的观点,使人感到困惑茫然,难以取舍,这是典型的临床研究伦理评估的常态。

  临床研究伦理评估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研究可能给患者带来的获益,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综合获益和风险两方面情况,最终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决定。临床研究中的风险评估非常重要!是指临床研究可能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风险具有度特征。获益主要是指患者通过参加临床研究可能获得的健康获益。在伦理中,风险通常被放在最重要的,也是伦理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在专业和新闻中看到的关于抗埃博拉病毒临床试验风险的讨论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原因是风险的性。从不同维度提出伦理问题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伦理评估的片面性;不同维度的伦理评估有时会出现矛盾,是人们困惑纠结,难以做出最终决定的根源之一。从生理角度考虑,埃博拉病毒临床病例的病死率非常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只要救治方法可能有效,试验性治疗的风险与死亡相比无论怎么讲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提高几率是明确的预期健康获益,很容易评估。从社会角度考虑,有人提出为什么国家的患者能够优先获得试验的机会,获得更高的几率,而非洲国家的患者却不能优先获得这种机会,这是不公平的,显然这种说法有道理。从经济角度考虑,面对感染致命病毒却无力负担先进医疗服务的非洲患者,各大医药公司在埃博拉病毒爆发初期集体噤声,原因之一是撼动了各大医药公司的利益。

  世界卫生组织引导全世界医学伦理学家对抗埃博拉病毒新药临床试验伦理讨论引起全世界关注,新闻报道促进了对伦理问题的关注,推动了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马普生物公司8月11日声明,该公司已经应西非某国的请求提供试验性药物ZMapp,声明中没有公布具体国名。据报道,美国代表将于本周把ZMapp交货给这个西非国家。受试者这一临床研究伦理管理的最终目标在这次伦理讨论中取得了阶段性,为抗击埃博拉病毒,为非洲人民的健康做了一件实事。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