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P:氟西汀可有效改善疑病症状

  本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于单用氟西汀或认知行为治疗(CBT),两者联用可为患者带来额外的获益,但幅度并不大。

  基于Whiteley问卷得分,氟西汀治疗24周后的疑病症状改善程度及起效速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可显著改善焦虑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耐受性良好,且高剂量时的疗效优于低剂量。

  DSM-5中,形式障碍的改动颇大,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及其他一些障碍被两个新的条目——症状障碍及疾病焦虑障碍所取代。大多数疑病症个体被归类为症状障碍,一小部分应诊断为疾病焦虑障碍。尽管如此,疑病症仍具有很高的知晓度。

  作为一种常见、痛苦且相当“花钱”的疾病,疑病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水平,其危害不亚于科的一些重大疾病及慢性疾病;与此同时,这一疾病也对医生构成了困扰,并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既往研究显示,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在内的心理治疗对疑病症具有一定疗效,药物治疗的相对有限,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疗效如何,我们仍不甚了解。

  一项6月29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病学》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来自纽约州病学研究所及布莱根妇女医院的一组研究者试图探讨以下课题:相比于单用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两者联合是否能带来额外获益。研究共纳入了195名受试者,均为满足DSM-IV诊断标准的中重度疑病症患者;若存在科共病,则疑病症须首先发生,更为严重,或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痛苦。这些受试者被随机分入以下四组:

  其中,CBT基于先前研究使用过的手册开展:首先,每周进行一次为期60分钟的个体心理治疗,共六次;随后每两周一次,共两次;最后是每月一次、共三次的强化课程。治疗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教育,重构针对症状的臆断,改善验证性偏倚(confirmatory bias),减少病态的患病角色行为,探索可加剧健康焦虑的情境,以及降低对身体的高度性等。研究并未将治疗作为组分。

  药物治疗(氟西汀或安慰剂)以10mg/d起始,视耐受性情况逐渐加量,根据实际需要可加量至80mg/d。患者本人的医院及医师的决策均影响加量过程。治疗为期24周。

  研究主要转归为第24周时的治疗应答率,定义为Whiteley问卷及改良耶鲁-布朗评定量表——疑病症(H-YBOCS-M)的得分自基线同时改善25%及以上。Whiteley问卷为自评量表,包含14个条目,信效度已经过验证。研究者假设,联合治疗的应答率>单用CBT或药物>安慰剂,并使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了验证。

  首先,研究者对应答率的假设成立(p<0.036):联合治疗、单一活性治疗(CBT或氟西汀)及安慰剂治疗的应答率分别为47.2%、41.8%和29.6%。联合治疗、氟西汀及CBT的需治数分别为6、7、10。

  将Whiteley问卷得分作为连续变量时,氟西汀在减轻疑病症状(p=0.016,效应值0.36)及起效速度(p=0.043)上均显著优于安慰剂,而联合治疗组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90,效应值0.18)。第24周时,氟西汀组Whiteley问卷得分较安慰剂组低16%,而联合治疗组仅低11%。基于H-YBOCS-M减分,所有治疗组均未能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此外,氟西汀组受试者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生活质量则显著更高。氟西汀所带来的上述效应似乎并非改善抑郁所致:研究期间患者抑郁水平的改变并无统计学意义。

  第24周时,氟西汀组的平均剂量为40mg,联合治疗组为30.9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Whiteley问卷减分,高剂量组(≥40mg)的平均病情改善显著优于低剂量组(<40mg)。

  结果验证了研究者的假设,即相比于单一治疗,联合治疗可为患者带来额外的收益,但幅度并不大。基于Whiteley问卷,氟西汀的疗效及起效速度显著优于安慰剂,且高剂量的疗效优于低剂量;其效应值及需治数与SSRIs治疗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研究相仿。此外,氟西汀还可改善患者的焦虑及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较好。

  本项研究提示,氟西汀或许可作为疑病症的治疗选择。然而,考虑到半数患者未产生应答,疑病症的治疗仍任重而道远,人们需要探索更新的、更强效的治疗手段。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