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发现手与刺激间距离可调控情绪刺激的加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孙向红研究组研究员杜峰等已有研究发现,视觉认知加工和注意受手与刺激间距离的调节。比如,手近时注意脱离和转换更慢;手近时会诱发更大的西蒙效应(Simon effect);离手近的刺激具有注意的优先性,且能得到更强的认知加工等。这些现象统称为手近效应(hand proximity effect)。但至今没有研究考察过情绪刺激的加工是否受手与刺激间距离的调控。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杜峰采用行为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研究手与刺激间距离是否调控情绪刺激的加工。实验1要求被试对图片边框的颜色进行反应。结果发现手近时负性图片的反应时间显着长于手远时,而正性图片和中性图片的反应时间在手近和手远时没有显着差异(图1)。实验2采用一套新的情绪刺激图片,重复实验1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说明,手近时只增强了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对中性情绪刺激无影响。

  实验3使用ERP技术,考察情绪图片诱发的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 LPP)是否受手与刺激间距离的调节。实验要求被试认真观看每张图片,但无需做出任何反应。结果发现,手近时负性图片诱发的LPP波幅显着大于手远时,而中性图片诱发的LPP波幅在手近手远时没有显着差异(图2)。该结果进一步说明手近时只增强了负性刺激的加工。

  该研究表明手与刺激间距离调控了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从而为手近效应提供了新。另外该研究提示不是所有的刺激在手近时都能得到更工,可能只有那些对个体造成的、具有生物进化意义的刺激才能得到更工。这可能是因为,性刺激离手越近时,越有可能对个体造成,所以个体需调用更多心理资源以应对这些刺激。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1470982)以及中科院心理所课题(Y4CX033008)的资助。研究结果已发表于Cognition。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