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协和总裁吴明远:细胞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我们不能自己打败自己

  最近几年,细胞治疗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CAR-T细胞治疗及基于T细胞免疫调节的PD-1无疑是2014年最耀眼的明星,免疫细胞治疗将有望成为肿瘤等疾病治疗的主流方法之一。中国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公司和有实力的研发机构,积极布局细胞治疗产业。日前,在生物谷与中源协和共同举办的"细胞治疗-产业协同创新"产业沙龙中,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明远博士分享了题为《细胞产业机遇期》的精彩内容。

  中源协和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既陌生又熟悉的一个名字。说陌生,是因为前几年中源协和一直在低调地做事,鲜有宣传。但作为一个老牌的上市公司,中源协和的名字又是被产业所熟知的,因为我们在2000年就进入到了细胞与基因产业化领域,到今天已经满满地积蓄了15年的能量。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和探索,中源协和逐步明确了新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细胞+基因"双核驱动,"6+1"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战略经营模式。作为中国细胞和基因产业的龙头公司,也作为中国从事干细胞和基因产业最早的公司,从今年开始,中源协和将积极参与到与再生医学相关的各种国际和国内重要会议、活动中去,为国内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细胞产业机遇期》这个话题。首先,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内外细胞技术的发展情况。

  从1999年干细胞技术被《科学》评为十大科技之首到2013年免疫细胞技术又被《科学》评为十大突破之首。在具体技术上,无论是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技术,还是CAR-T细胞成功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应用,无论是ES-RPE终末细胞分化方面,还是世界首例应用iPS分化细胞治疗退行性黄斑病变等,围绕产业化发展都解决了诸多瓶颈问题,可以说21世纪细胞治疗将会填补传疗如手术化放疗等所达不到的盲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行业领军人物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干细胞领域,如2007年因发现胚胎干细胞而获得诺贝尔的马丁·伊文思爵士、2012年由于成功了再多能干细胞iPS而获得诺贝尔的中山伸弥教授、从事应用干细胞因子进行抗辐射临床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从事研究血液病及骨髓移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等专家;在免疫细胞领域,2011年使用自身DC细胞治疗癌症而获得诺贝尔的斯坦曼教授、从事DC细胞分化及相关疫苗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从事抗血管生成肿瘤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等专家学者,都极大地推动了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

  2014年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对细胞产业的关注日益加剧。我们看到的一个趋势就是全球各大药厂不惜代价的收购核心产品、技术和专利。想要强调的一点是,2014和2013年相比,无论是VC/PE、IPO及后续的PIPES、合伙投资额都在呈倍数增加,而2013和2012年相比,这个增加却只是一个百分比数字,这个明显的对比体现了资本热潮进入细胞产业的大趋势。去年细胞治疗领域一共获得了630亿美元的国际资本,焦点集中在细胞治疗和基因修饰的细胞治疗等方面。另一方面,资本热潮进入产业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方面。

  此外,各大药厂也在积极寻找相关技术的合作方,如诺华斥资2000万美元在宾大建立细胞疗法研究中心,成为全球首个综合性的CAR-T细胞疗法开发中心;辉瑞与专门研究CAR-T疗法的法国Cellecti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购买其10%的股权;强生向Transposagen公司提供2亿9千万美元的里程碑资金合作研究并共同开发CAR-T疗法。进入2015年,这个热度持续增加,安进宣布将预付6000万美元和高达5.25亿美元的项目进度付款,与Kite Pharma展开合作,用于研发新的肿瘤免疫疗法;葛兰素史克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Adaptimmune达成一项超3.5亿美元的协议,用于合作开发新型细胞疗疗癌症药物等,这些事例都彰显出了资本对于产业的投资热度。

  另一方面与产业息息相关的是政策。前些时候与很多领域专家沟通,大家普遍感觉从去年开始美国对细胞治疗技术的态度常友善的,所以大家看到几家院所和公司的CAR-T项目进入了FDA的快速通道,应用治疗的疾病也从血液肿瘤扩展到各种实体肿瘤。在欧洲,一向以严谨着称的EMA在年底批准了世界首个干细胞治疗产品Holoclar用于治疗因眼部灼伤导致的中度至重度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在亚洲,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应用性多能干细胞iPS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在我国,今年卫计委联合药监局发布了《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非行政许可审批,将审批权下放等,这些利好消息都表明国内外对细胞行业的政策越发友善,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介绍一下国内外干细胞及免疫细胞产业相关公司。在干细胞产业领域,国外公司主要分布在存储和技术应用两个领域。存储型公司如美国的CBR、VIACORD、CryoCell等以传统的造血干细胞存储业务为主;应用型公司如美国的Osiris、OCATA(ACT)、Stem Cells、Geron等以开发干细胞治疗技术和产品为主。国内干细胞行业当中,目前大部分公司以存储业务为主,如中源协和、协和干细胞、博雅干细胞、四川新生命等;技术应用型公司数量相对较少,有北科生物、中源协和等。除此之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关注加剧,近年来又有更多上市公司涌入或者拓展这方面的业务。

  在免疫细胞领域,国外的相关公司如,以NOVARTIS和2014年上市的Juno Therapeutics、Kite Pharma为代表的三剑客,他们都有相关的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如NOVARTIS背后是宾大,Juno背后是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西雅图儿童医院,Kite背后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除此之外,2015年上半年也有Cellectis、Bellicum及Adaptimmune三家开发CAR-T疗法的公司成功IPO上市,融资金额都在12亿美金以上。这些公司在融资、研发、资本与技术融合的速度都非常快,并且纷纷聚焦在目前十分火热、在血液肿瘤领域效果很好的CAR-T细胞治疗。

  国内免疫细胞的相关公司如中源协和、中美康士、柯莱逊、冠昊生物、西比曼、香雪制药等,但目前主要开展的还是CIK、DC-CIK、NK等非靶向治疗技术,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截至到2015年6月,在册的免疫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中,我国在CIK方面约占全球试验总数的75%,但在靶向性的CTL方面不到15%,CAR-T方面约为20%。

  总体来说,到2020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到2025年,免疫细胞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也有数据表明为1000亿美元市场。而中国将占有全世界细胞产业2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蛋糕,等待着我们产业内公司去分享。

  为了抓住此次难得的细胞产业发展机遇期,中源协和这五年来做了几件事情:第一,我们在全国建立起了20家细胞资源库,确保及时存储生物资源及未来及时的生产、提供优质细胞;第二,公司加快产业布局,在去年收购了四家公司,完善了以细胞和基因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第三,在传统优势细胞存储项目基础上,公司不但将原先的新生儿存储拓展到全龄化,增加了脂肪,牙源和免疫细胞存储,而且在纵向上加强了技术研发和细胞治疗项目;第四,增加了互联网+业务,推出了主打线上线下互动的生命银行卡,将存储,基因检测,抗衰老,细胞治疗等业务整合;第五,探索将基因检测作为"诊",细胞治疗作为有效的"疗"的精准医疗模式,打造生物标本与基因数据结合的大数据库。中源协和通过以上布局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的产业化平台。

  中源协和,细胞产业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为此特别成立了50亿元规模的并购基金,希望能够孵化和助推优秀项目的落地和。同时,中源协和还拥有1亿元规模的生物治疗公益基金以及将推出5亿规模的创投基金,为中源协和不断增加技术储备,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助力。

  最后做个小结,首先,我们2015-2025这十年将是细胞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具体表现在从2015-2020年将是以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从2020-2025年将是以ES、iPS、MSC为主要代表的相关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

  第三,资本对行业的推动是巨大的,从今年到明年市场也许会出现一个泡沫波动,有些以此为题材的新兴公司估值过高,泡沫结束之后,我们相信资本会成正的加速器,推动行业在未来十年的快速发展。

  第四,近5000亿美元的蛋糕等待着我们去分享,因此我们一定要合作。无论是官、产、学、研、医和,都要为这个产业负责。以前有对行业做了一些负面的、不客观的宣传,可以说给行业带来了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在过去10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国内细胞产业发展缓慢且备受争议。从去年开始,免疫细胞热扩散了整个中华大地,国内许多公司开始从事免疫细胞存储及应用。在此,我想呼吁从事细胞产业的朋友能够团结合作,要对我国细胞产业负责,吸取以往的教训,不要自己打败自己!

  作为中源协和的总裁,今天我向大家表示一个态:中源协和从今年开始会长期关注和支持国内细胞产业的发展,尽我们的能力全面推动细胞产业的有序、健康、和谐发展。

  美国University Of Oklahoma生物医学博士。现任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总裁,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协和华东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