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研究新:表观遗传重编程抗击恶性脑肿瘤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是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研究的是因素,例如感染、污染物、压力以及长期药物接触对于个体DNA的影响。表观遗传变化不会改变DNA的结构,但却会改变DNA的修饰方式,由此影响基因调控,主要包括基因组印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修饰对于肿瘤形成和发展有主要的推动作用。所以,靶向表观遗传修饰药物的研究受到人们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表观遗传学(相关阅读: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去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azacitidine)及其脱氧衍生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在治疗肿瘤患者的成功临床应用,表观遗传学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热点。

  组蛋白是染色质的核心。尽管对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认识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直到最近几年由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酶的发现才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像异染色质形成、X 染色体失活、调节、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等,此外,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改变与某些人类疾病和肿瘤也有一定关系。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结合的锌指蛋白1(RIZ1)是一种的性H3K9甲基转移酶,可以催化H3K9甲基化。H3K9甲基化是异染色质蛋白(HP1)染色区的停泊位点(docking site),因此组蛋白H3K9甲基化在异染色质形成及基因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H3K9甲基化失衡与白血病、胃癌等一些癌症发生发展相关。RIZ1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表达减低或缺失,其表达水平减低与肿瘤发生、进展等密切相关,被定义为一种候选抑癌基因,其功能单位为特征性的PR锌指结构域。

  脑膜瘤(meningioma) 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达10余年,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特别是颅内压增高症状)还不严重;而恶性脑膜瘤是指具有某些良性脑膜瘤的特点,逐渐发生恶性变化,呈恶性肿瘤的特点,表现为肿瘤在原部位多次复发,并可发生颅外转移。脑膜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精准放疗射波刀为主),有时候脑膜瘤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手术配合放化疗效果更好。寻找新的靶向疗法在脑肿瘤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胡国汉教授研究小组在过往的研究发现恶性脑膜瘤中RIZ1表达水平与恶性程度呈负相关(Liu ZY et al., Retinoblastoma protein-interacting zinc-finger gene 1 (RIZ1) dysregulation in human malignant meningiomas. Oncogene, 32 (2013), pp. 1216-1222)。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利用TAT蛋白转导技术表达纯化出RIZ1-PR活性多肽;然后证明了RIZ1-PR多肽能够原代培养的脑膜瘤细胞凋亡和增殖,并且在临床前小鼠试验中证明该多肽有显着的抑癌活性;在机制研究上,研究人员利用基因芯片表达谱进一步,RIZ1-PR多肽可以通过甲基化H3K9进行表观遗传重编程,进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研究中验证了其中两个H3K9的靶标c-Myc和TXNIP(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在其肿瘤活性中的作用。

  这一研究发现表明,直接给予癌症患者体内缺失或者被甲基化沉默的肿瘤基因产物(活性片段),或许就能够或清除肿瘤。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科学家发明细胞高速识别技术
  • 助人体吸收铁 新研究找到大肠杆菌“益处”
  • 研究称喝酒无论多少都对健康有害
  • 抽血可提前5年预测肾癌
  • 5-HT系统介导肝脏2型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