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质有望阻止致命马尔堡病毒传播

新物质有望阻止致命马尔堡病毒传播。近日,在刊登于《抗菌药物和化疗》的一篇新论文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针对马尔堡病毒的实验性抗病毒实验令人鼓舞的结果。这种化合物可以阻止病毒离开受感染的细胞,从而阻断其传播。该研究结果首次表明这种新型抑制剂在动物模型中对马尔堡病毒感染有效。...

阿司匹林或有助减轻空气污染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阿司匹林或有助减轻空气污染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认知功能下降常见于老年人群,而环境因素会加速这种下降,比如暴露于PM2.5空气污染。尽管如此,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仍缺乏研究。此前研究分析过非甾体抗炎药(NSAID:缓解疼痛和炎症的一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作为认知功能障碍和失智症的一种潜在疗法。不过,之前从未研究过NSAID是否能作为空气污染对认知健康影响的一种干预手段。...

我国科学家发现基因剪新系统

我国科学家发现基因剪新系统。CRISPR/Cas13是一类RNA介导的靶向RNA切割的系统,它被广泛地应用于RNA敲低、RNA单碱基编辑、以及核酸检测领域(比如新冠病毒检测)。相比于传统的RNA干扰技术,Cas13系统具有更高的敲低效率和特异性;而且,相比于Cas9介导的DNA编辑技术,Cas13不会对基因组造成永久性改变,甚至可以通过药物调控RNA编辑,使其具有可逆性,因此在疾病治疗上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

“训练”免疫细胞抵抗艾滋病

“训练”免疫细胞抵抗艾滋病。然而,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发现,先天免疫应答的某些部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训练从而应对传染性病原体,如艾滋病病毒(HIV)。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拉贡研究所的于旭(音译)和同事在《临床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精英控制者”(小部分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控制艾滋病病毒)的髓系树突状细胞,显示出训练有素的先天免疫细胞的特征。髓样树突状细胞是先天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为癌症疫苗装配“纳米战车”

为癌症疫苗装配“纳米战车”。仅仅看到这段文字,你是不是就很开心。事实上,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如此玄幻的场景正一天天走近现实。...

一种实验性药物可逆转阿尔茨海默氏症关键症状

一种实验性药物可逆转阿尔茨海默氏症关键症状。“在小鼠身上的发现并不总是适用于人类,特别是阿尔茨海默氏症。”该研究共同领导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发育和分子生物学教授Ana Maria Cuervo说,“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导致小鼠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细胞清洁能力下降,也会发生在患该疾病的患者身上,这让我们感到鼓舞,这表明我们的药物可能也对人类有效。”20世纪90年代,Cuervo发现了这种细胞清洁过程的存在,并称之为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

抗衰老药物 改善葡萄糖代谢

抗衰老药物 改善葡萄糖代谢。一项针对绝经后糖尿病前期女性的小型临床试验表明,复合烟酰胺单核苷酸(NMN)改善了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能力,而这在肥胖、糖尿病前期或二型糖尿病患者中通常是不正常的。NMN还改善了参与肌肉结构和重塑的基因表达。不过,该疗法并未降低血糖或血压,改善血脂,增加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肝脏脂肪或小鼠炎症循环标志物。...

瘦子也易得心脏病?美国心脏协会:还要看肚子

瘦子也易得心脏病?美国心脏协会:还要看肚子。科学声明撰写委员会负责人、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调查员Tiffany M. Powell-Wiley表示,这篇科学声明提供了肥胖和肥胖治疗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和信息。...

癌细胞可通过间质传播

癌细胞可通过间质传播。美国纽约大学罗斯曼医学院肝脏病理学者Neil Theise近日发表在《通讯—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细胞间存在一个充满液体的连续网络,这种网络跨越器官,或与疾病传播有关。...

尿液标志物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尿液标志物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高友鹤团队发现,小鼠尿液蛋白质组能够发现与抑郁症(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生物标志物)相关的变化,这为诊断抑郁症提供了潜在的线索。该检测方式也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早期筛查。近日,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杂志。...

一道胃癌早筛难题,有答案了!

一道胃癌早筛难题,有答案了!。“我国是世界上胃癌高发的国家,而遏制胃癌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早筛。日本和韩国的早期胃癌诊治率分别在70%和50%,而我国的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 10%。”前不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及消化内镜治疗病房副主任郭瑾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科学防控胃癌,早筛是关键,舒适化胃镜检查方式的普及,将有助于推动胃癌早筛工作的开展。...

研究发现丈夫孕前饮酒或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风险

研究发现丈夫孕前饮酒或增加子代出生缺陷风险。现代科技快速进步,新生儿死亡率已显著降低,出生人口素质成为当前母婴保健的关注重点。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包括降低子代出生缺陷、远期并发症,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基因突变让孕妇心“伤”

基因突变让孕妇心“伤”。世界范围内,每2000名分娩妇女中就有一名患有PPCM,其中大约1/3的会终生患上心力衰竭,其中大约5%的患者会在几年内死亡。此前,女性患上PPCM的原因一直是个谜,直到20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教授Zoltan P. Arany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基因突变使女性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伊马替尼耐药的“关键先生”找到了

伊马替尼耐药的“关键先生”找到了。伊马替尼的问世,使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20年前的15%提高至现在的65%,它也因此迅速成为GIST靶向治疗的“一线明星”。但其成长之路同样遭遇了瓶颈,即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耐药,这也意味着治疗的失败。...

猕猴在飓风后寻求新的社会关系

猕猴在飓风后寻求新的社会关系。该研究报告称,在波多黎各遭受了一场大飓风袭击后,生活在卡约圣地亚哥岛的猕猴变得更加宽容,并寻求建立新的社会联系。这些发现是科学家基于卡约圣地亚哥岛猕猴在飓风“玛丽亚”前后社会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玛丽亚”是一场毁灭性风暴,造成3000多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