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微流控技术与检验医学应用发展论坛(重庆)会议通知

  微流控技术历经20余年发展,其技术创新与应用领域已得到不断的深入和拓宽。当前,微流控技术与即时检验、预后管理及精准医疗等紧密交集,是科研工作者、医学医疗机构和行业企业关注的前沿热点。

  为促进微流控技术与医学检验的深度联合与跨界发展,推动“检验医学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开发及人才培养,兹定于2017年12月1日至3日,在重庆医科大学举行“第二届微流控技术与检验医学应用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聚焦微流控技术发展,立足检验医学开发应用,着眼检验医学微流控技术人才培养”。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微流控专家、学者、行业企业和医疗机构代表,共同探讨全球微流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和应用发展趋势,并深入探究医学检验微流控技术的开发应用与人才培养。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院长。1999年9月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9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肾内科博士后。2005年8月受聘于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组建了遗传工程小鼠中心。发表SCI 英文论文十多篇,申请到了包括3项973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科研基金。

  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90年代致力于毛细管电泳研究,近十年从事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研究,并以生物医学和药学为主要应用对象。1992年到2007年,连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已发表SCI学术论文350余篇; 撰写,出版《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等中文著作7部;主编和出版英文著作、年刊和专辑6部(期);持有微流控芯片等领域专利129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70余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1);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自然科学一等(2002),科技进步一等(2007)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2010)。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一级主任研究员,教授,巴黎高师化学系微流控实验室主任,大学长江教授,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综合研究所纳米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等。全法科技工作者协会前任理事长及现任副理事长。入选第九批“千人计划”。科研领域包括纳米制造及纳米结构物理(纳米磁学, 纳米光学,纳米流体,微纳热学等);纳米及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中的应用;纳米及微流控技术在多能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学术贡献为:发表论文400多篇, 其中400篇为SCI期刊收录,申请专利30多项;SCI文献引用上万次,H 因子44;参加十多项欧盟研究计划及多项法、中、日等国国家研究计划;指导过4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大学制造工程博士、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国际生物医学研讨会顾问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专家组,微流体和纳米流体、纳米研究信国际生物科学学报、应用物理学报多种期刊审稿人。从事生物医学成像、细胞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尤其是相关领域的关键器件的自主设计研究。承担了多项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千人”,江苏省“双创人才”,“双创团队”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现场快速检测(POCT)方法和仪器的研究及产业化,尤其致力于微流控芯片和电化学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项目及课题。回国后担任了武汉明德生物、南京基蛋生物等国内重要的POCT公司的技术顾问。研究曾多次刊登于国际一流学术,并被收藏于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的历史博物馆。申请美国专利4项,中国专利15项,授权5项。

  博士,副研究员。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及病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现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及检验医学研究室负责人,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芯片实验室分析技术研究。工作期间先后获得广州市卫生局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科技人才称号,多次获得广州市医学会优秀科技论文以及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现受聘《分析化学》和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已经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三十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并参与撰写《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一书。

  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 ,中国科学院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传感和医疗器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创新创业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天津市“千人计划”。长期致力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863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和天津市重大专项,申请相关专利40余项,已获授权30项,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

  检验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在2001-2011期间,分别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留学。2011年7月受聘担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期从事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在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方面的前沿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主持新加坡国家级项目2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发表SCI收录的论文6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 的论文3篇,大于5的论文30余篇。合著英文专著4部。申请国际、国内专利7项。2014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际学术会议分会。重庆大学“985”专家,科技部“863”项目一审及二审会评专家、国务院学位办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科技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长江学者、基金等评审专家。主要研究体现建立流行病、重大疾病等无创快速检测、细胞代谢与药理及农兽药残留检测等新材料、新方法与新技术。先后承担国家支撑计划、国家“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五十余项。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获权发明专利三十余项。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刘婷姣大连医科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项和市级项目1项,参与973计划子课题1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和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是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肿瘤研究新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其中25篇被SCI收录,所发表论文被国内外其他研究组引用逾百次。授权发明专利4项。研究以第一完身份获2013年科技进步三等和2012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

  重庆微奥云生物技术联合创始人 博士,美国Micro Wonders INC公司执行总裁。美国田纳西大学博士后,原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与美国田纳西大学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微流控技术在生物测量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界上首次实现了于纳米尺度范围内控制蛋白质运动以加速免疫反应等技术)。先后在Biosensor and Bioelectroincs (IF 7.78)等国际科技期刊发表十余篇文章,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先后完成了美国国家科学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项目。

  工学硕士、医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国家二级创新工程师,现任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微流控芯片技术与临床应用研究室负责人。从事微流控芯片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近7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专项一项、其它基金项目八项;在这些基金支持下,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流控芯片快速成型及技术实验平台,授权国家专利七项,成功实施一项产品。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 Eml1基因突变导致大脑皮质严重畸形
  • 相关部门的拖延阻碍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学的发展
  • 致命遗传风险被忽视 遗忘基因能否终结老年痴呆
  • Mol Cancer Ther:研究人员沉默重要致癌基因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