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肺癌中发现可靠基因 或能改善存活率

  据国外报道,近日据《美国医学会》上的一项研究披露,接受肺癌匹配疗法的患者会比那些没有接受导向性治疗的患者活得更长,尽管还需要做随机化的临床试验来决定这一治疗策略是否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所谓靶向治疗,是在细胞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对肺癌肿瘤的多复用测试确认有助于选择靶向治疗的基因异常。

  靶向治疗的引进已经通过将肿瘤基因分型结合到治疗决策之中从而转变了对肺癌患者的治疗。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每年美国有13万人被诊断患有肺腺癌,而全世界则每年有1百万人被诊断患有肺腺癌。肺腺癌具有的可操作致癌基因驱动因子的频率预计要高于50%,而这些驱动因子是对癌症发展至关重要的性异常。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这些驱动因子被定义为“可操作”是因为其异常性的影响可以通过以每一个基因组异常为导向的制剂而被消除。

  纽约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Mark G. Kris, M.D.及其同事对肺腺癌病人中的致癌驱动因子的频率以及用这一数据来选择以确认的驱动因子为标靶进行治疗的病人比例连同总体存活率进行了检查。从2009年一直到2012年,肺癌突变联盟中的14个地方招募了转移性肺腺癌患者并对符合10个致癌基因驱动因子特定标准的病人的肿瘤进行了测试。

  在该研究期间,1007名病患的肿瘤接受了至少1个基因的测试,733名患者的肿瘤接受了10个基因(全基因分型病人)的测试。733名患者中有466人(64%)被发现有一个致癌基因驱动因子。在1007名患者中有275人(28%)用这些结果来选择一种靶向治疗或临床试验。

  具有一个致癌基因驱动因子并用一种靶向制剂进行治疗的260名病人的存活中位数(中点)为3.5年;具有一个致癌基因驱动因子但没有进行靶向治疗的318名患者的存活中位数为2.4年;没有发现驱动因子的360名患者的存活中位数为 2.1年。

  文章的作者得出结论:多复用测试可辅助医师选择治疗肺癌的方法。尽管接受某匹配靶向制剂的带有驱动因子的人会活得较长,但该研究的设计要取得的决定性结论,即存活差异可归因于是否用了致癌基因驱动因子,这是不恰当的。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 Eml1基因突变导致大脑皮质严重畸形
  • 相关部门的拖延阻碍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学的发展
  • 致命遗传风险被忽视 遗忘基因能否终结老年痴呆
  • Mol Cancer Ther:研究人员沉默重要致癌基因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