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菌”与“瘦菌”的故事

  说起肥菌(obese microbiota)与瘦菌(lean microbiota),已经算是往事了。去年9月6日,美国、法国和丹麦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报告了他们把4对双胞胎姐妹的肠道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的实验结果。

  这4对姐妹均为一肥一瘦,姑且称为“肥姐”和“瘦妹”。有趣的是,移植了肥姐肠菌的小鼠成了一只“肥鼠”,而移植了瘦妹肠菌的小鼠则还是一只“瘦鼠”。在这里,小鼠的肥瘦似乎与饮食无关,因为两种小鼠喂食的都是低脂、高纤维饲料。

  更有趣的是,当把这两种肠菌不同的小鼠关在一个里饲养时,肥菌不能取代瘦菌,而瘦菌却能入侵肥菌,结果有瘦菌的小鼠依然消瘦,而有肥菌的小鼠也不肥胖。不过,若让有肥菌的小鼠吃高脂、低纤维饲料,它又能发胖,则说明菌群与饲料共同作用可导致肥胖(下图)。

  进一步分析表明,瘦鼠肠道的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增加,可脂肪在脂肪组织的积累,增大能量消耗,促进瘦素(饱腹感激素)分泌,而肥鼠肠道的分支氨基酸增加,则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密切相关。

  菌群分析显示,具有入侵性的瘦菌是拟杆菌(Bacteroides)。其他研究也证明,小鼠肠道的拟杆菌确实与消瘦相关。该研究并未鉴定出肥菌的具体种类,根据其他报道,肥菌应该属于硬壁菌或称厚壁菌(Firmicutes)。

  令人不解的是,人体试验得出的结果却比较复杂多样。比如,有人发现胖子肠道中的拟杆菌及其产生的丙酸比瘦子多,而且拟杆菌与食用高蛋白及饱和油脂有关。还有人发现,以高纤维为食的非洲瘦子与吃纯饮食的欧洲人比较,前者体内的拟杆菌明显减少。因此,在人体肠道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菌群究竟是如何影响肥胖的,还有待实验的进一步验证。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 Eml1基因突变导致大脑皮质严重畸形
  • 相关部门的拖延阻碍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学的发展
  • 致命遗传风险被忽视 遗忘基因能否终结老年痴呆
  • Mol Cancer Ther:研究人员沉默重要致癌基因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