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医疗

  基因测序技术日臻成熟。在过去十年中,基因测序已经从学术界一个小众的研究领域,逐步发展为推动临床诊断技术历史性革新的关键力量和新一代个性化药物研发的决定性步骤,而最激动的一点是在今年初,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美元以下,成本的降低将会带来应用范围和深度几何级数的上升,毫无疑问,尽管收费价格会随之下降,但市场的爆发与繁荣才是测序生产商和服务商真正渴望的。

  应用前景较为广阔、想象。伴随着测序设备的客户范围不断扩大,基因检测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正在到来,无论是针对新生人群的遗传病筛查,还是面向健康人群的疾病风险指导,抑或是在靶向性药物研发和应用领域,基因测序业务已经显示出自身优势的无与伦比。单纯计算基因病筛查的细分市场容量,孕前利用测序技术筛查遗传病,全国范围内仅5%的渗透率可以带来70亿元的市场容量,而利用无创产前筛查,针对30岁以上的高危孕妇100%渗透率将带来76亿元市场容量,针对全部孕妇50%渗透率将带来140亿元市场容量。如果测序成本下降到人人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以指导日常保健和临床用药,则这个市场必定在万亿规模以上。

  毫无疑问,随着测序技术的革新和国内外监管部门的介入,基因测序行业目前正处在爆发性增长的前夜,它的兴起将会创造性地满足消费者和患者的需求,同时对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性的影响,就目前已充分探索的几个应用领域来讲:基因病筛查:无论是产前筛查,还是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由于基因检测意义显而易见,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规范,大量的公司将会蜂拥而入,仅无创产筛的市场容量就超过50个亿。药物基因组学:以肿瘤个性化治疗为例,随着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而相应的靶向药物越来越多,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大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投入。

  疾病风险评估:尽管23andMe被FDA叫停,但实质上高端基因体检技术已经成熟,主要欠缺大数据的积累,测序成本的降低将对这一行业的发展起到起爆器的作用。

  尽管美国以Illumina和Life为代表的基因科技公司牢牢掌握了产业链上游的测序技术,但值得自豪的是,我国在下游基因数据服务和产出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其中华大基因成为了这一行业的领头羊。我们认为在基因服务市场中数据的积累将逐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正在规范基因测序市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现阶段任何一家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只要拿到牌照,都有机会分到自己的一块领地。就国内上市公司而言,尽管没有一家经营主业在基因测序领域,但考虑到行业自身所具备的爆发性,任何已涉足本领域的业务都需要高度重视,因此我们投资者关注千山药机、达安基因、紫鑫药业。

  千山药机:公司下属子公司湖南宏灏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全球第一个、国内独家的“高血压个体化药物检测基因芯片”产品注册许可证,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生产许可证、体系认证及GMP标准车间等生产硬指标体系,独家优势明显,不过,宏灏基因的业务虽属于基因检测领域,但属于基因芯片技术,与基因测序为不同性质的技术径。

  达安基因:一方面公司持股17.14%的爱健生物在CFDA收紧对基因测序临床应用业务之前,已与多家医院合作进行无创产筛的服务,目前亦在积极申请认证;另一方面公司与LifeTech合资成立立菲达安,投资金额为1488.6万元,持股比例为42.5%,以研发一代测序试剂为主,美国生命技术公司为其提供一代测序设备,由于公司已经拥有了遍布8个城市的实验室,渠道的共享将成为隐性优势。

  紫鑫药业: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就合作开发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签订《测序仪项目产业投资意向书》,共同开发基因测序仪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有基因组研究所主持历时两年半时间完成的第二代测序仪研发项目,技术建立于罗氏454测序平台的机理上,于2011年实现原理样机和性能验收,部分性能指标超越同类进口产品。不过,需要观察测序仪在实际使用中能否达到同样效果,能否真正进入实际应用中尚不能断言。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血液检测优于成像对肺癌的诊断
  • Eml1基因突变导致大脑皮质严重畸形
  • 相关部门的拖延阻碍了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学的发展
  • 致命遗传风险被忽视 遗忘基因能否终结老年痴呆
  • Mol Cancer Ther:研究人员沉默重要致癌基因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