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裂解酶对治疗龋齿等口腔疾病有显著效果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被龋坏逐渐形成龋洞的口腔疾病,是导致脱牙的主要原因,包括龋齿在内的口腔疾病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危宏平介绍,龋齿的产生主要是细菌长时间和食物相互作用导致,主要龋齿菌有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等。...

多摄入麸质或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麸质是小麦、大麦和黑麦胚乳中的主要贮藏蛋白。中国人日常饮食中,所吃的“面筋”就是面粉经过反复水洗后剩余的麸质。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少量人(约1%)对麸质过敏,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并引起乳糜泻。...

过敏性疾病重在规范诊治

  过敏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包括基层医生在内的很多人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不足。比如,过敏性疾病患者往往被诊断为普通的感冒或皮疹,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耽误病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新药可让小鼠癌细胞永久“睡眠”

  据悉,这是近十年此类新药研发中第一个可以阻止癌细胞繁殖,而不会产生像传统癌症治疗引起有害副作用的药物。...

涉及18万女性随访超30年:预防乳腺癌怎么吃

  大量现有研究显示,饮食习惯与乳腺癌风险有关,其中,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之一。但具体哪些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对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是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涉及18万名女性,随访超过30年的跟踪调查,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给出了答案。...

廖万清院士话健康:精神饱满 平和有序

  从医五十余载,我乐于工作,曾发现了9种新的致病真菌和新的疾病类型,创建了当时全国唯一的国家卫生部批准的隐球菌专业实验室。曾有报道称,我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身上的那份“执拗”劲。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带着这股顽强的个性,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的。...

面对ED:原研药和仿制药该如何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45岁以上的中年男性患该病率高达3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ED的出现不仅仅是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同时也变相说明整个身体已处于完全亚健康状态。...

中国宫颈癌筛查技术获世卫组织资格认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发达国家,每年有40%到50%的女性会接受宫颈癌的筛查,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只有5%。今年5月份,世界卫生组织发出总动员令,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宫颈癌。...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肿瘤转移过程

  转移,或者说继发肿瘤的形成,是同癌症相关的绝大多数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受损细胞功能如何出现在远离癌症原发肿瘤的细胞中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最新工作似乎解释了一个关于癌症如何在体内形成杂交体并引发转移的百年假说。...

香港城市大学研发治疗癌症新技术 成本降99%

  据报道,城大生物医学系助理教授黎月明表示,胞外囊泡能通过细胞之间的膜传输蛋白质及其他大型分子,有助细胞互相沟通,因此适合用作药物载体。...

中国试管婴儿30年:不敢扔,无主胚胎何去何从

  世界首例试管婴儿今年步入不惑之年。短短几十年,全球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人口已超800万,作为试管婴儿诞生第一大国,我国每年这一数字高达20多万。...

复旦大学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储存库有望“缩小”

  卢洪洲介绍,HIV储存库的存在是根除艾滋病的主要障碍。目前,抗病毒治疗已经能够明显延长HIV感染者的寿命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HIV感染者仍然需要终身服药。一旦停药,患者体内的HIV将会反弹。这是因为HIV感染人体以后,病毒整合至人体基因组,在静息的细胞里形成HIV储存库,储存库越大的患者,在停药后病毒反弹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目前的治疗手段均无法根除HIV储存库。因此,探索影响HIV储存库大小的因素以及其持续存在的机制一直是国际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科学家发现机体抑制癌症转移新机制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授及该校西德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成员Andrew Ewald说:“了解癌细胞是如何被限制的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能预测个体癌症转移风险的方法。”...

胖女孩易抑郁需更多关爱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近期在英国《小儿疾病文献》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分析了最近10多年来发表的22项研究,其中涉及近14.4万名18岁以下青少年。结果发现,肥胖女孩患抑郁症的风险较正常体重女孩高出44%;而在男孩中,未发现体重与抑郁症存在关联。...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揭示肝癌重要抑癌基因

  肝癌是异质性强、死亡率高的难治性恶性肿瘤,我国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肝癌切除术后的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以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