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控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工智能已应用于癌症早筛

  4月14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妇幼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委会主办的子宫颈癌防控新进展研讨会在举行。会场,人工智能机器人与4位细胞病理专家进行了一场宫颈癌检测的人机比赛。

  在题为“人工智能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的专题会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原主任王临虹教授透露,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山西、湖北、河南、云南等地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筛查。这一技术将医学界几十年积累的宫颈癌人工诊断经验归纳为数据和算法模型,能够以极高的工作效率从数字化图像里找到癌细胞的踪迹,对癌细胞、癌前病变细胞以及正常细胞等进行精准识别,实现完全自动化的诊断。

  据了解,传统宫颈癌诊断由细胞病理医生根据经验在显微镜下对样本进行判读。按国际标准,筛查人员每天阅片量应小于100例。尽管如此,仍不能避免因疲劳、经验差距造成的诊断误差。王临虹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人则完全不受此,有效提升早期癌细胞检测的准确率。由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世界首台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兰丁”,目前已经获得中国CFDA,美国FDA I类,欧盟CE等临床认证许可,且已在国内投入实际应用。医生只需对“兰丁”挑选出来并做好标记的癌变细胞做定位复核即可。同时,借助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兰丁”还与部署在各地的细胞病理终端扫描设备相连接,形成宫颈癌云诊断平台,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为偏远地区的妇女提供宫颈癌云诊断服务。目前,兰丁公司实验室的最高处理能力已经达到每月诊断108万例样本的水平。

  据中华预防医学会有关专家介绍,2017年底,湖北省将“兰丁”机器人作为第三方检查机构,为全省农村和城镇37万贫困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并且实现手机异地接收筛查报告。目前,该机器人及宫颈癌云诊断平台目前除在国内数百家医疗机构投入应用之外,还在山西、湖北、河南、云南等地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的项目。

  研讨会上,在现场300余位医学专家的下,“兰丁”机器人还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吴广平,空军总医院病理科主任任力,市妇产医院病理科主任田立祥,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细胞学组委员波等4位主任级细胞病理医生同台判读5例细胞样本,进行了一场宫颈癌检测的人机比赛。人机判读结果完全一致。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华裔科学家何大一要解决世纪难题艾滋病?
  • 长时间观看电视可能影响寿命
  • 古代巨病毒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复活
  • 晚餐大吃大喝?六种食物你别碰
  • 【论文故事】神家的研究,小宝宝为什么爱“吃手”?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