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患者给的是安慰剂,也能产生疗效?

  《医学观察》最近介绍了“反安慰剂效应”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率的影响。由于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的存在,许多临床试验都需要采用盲法设计,以避免安慰剂作用对于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影响。

  当然,有些江湖医生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安慰剂作用,把成本很低、没有药理活性的“药物”高价卖给患者。由于安慰剂作用的存在,有时患者也能感觉“药物”起作用了,于是江湖医生也能得到一些名声,他的生意就能做下去。这就更说明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性。

  不过,最近大学高级研究员Jeremy Howick领导的一项研究显示,有时即使告诉患者使用的是安慰剂(性安慰剂),患者的症状也能得到改善。

  这是一项系统综述,纳入了5项临床试验。这5项试验针对的疾病是肠易激综合征(IBS)、抑郁症、过敏性鼻炎、背痛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这5项试验中,分在安慰剂组的患者都知道自己使用的是安慰剂。结果显示,与不治疗相比,安慰剂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也具有阳性的临床效果。

  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检索到的试验数量有限、试验中评估者未设盲,此外,各项试验中的研究者在给患者使用安慰剂时都会同时提及正面的暗示信息。因此作者认为解释这些结果需要谨慎,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确定性试验来探索性安慰剂对患者的潜在获益,研究正面暗示的相对作用,以及伦理意义”。

  其实,给患者使用安慰剂并老实告诉患者的做法至少在50多年前就有了。当时巴尔的摩有两位医生Lee Park和Uno Covi给15位神经病变的患者使用了安慰剂,并告诉患者:这种东西虽然不过就是糖丸,但已经给许多跟你们类似的患者带来了帮助,所以即使是糖丸也可以帮到你。结果许多患者真的好转了。搞笑的是,这些患者居然不相信自己吃的不过是糖丸,反而认为医生骗了他们,给他们的是真正的药物。

  自从Park和Covi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又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研究。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Ted Kaptchuk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将80位严重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治疗,另一组给予安慰剂。这种安慰剂被描述为“由类似糖丸的无活性物质组成,通过心身修复过程而获得IBS症状的显著改善。”三周后,研究人员发现,性安慰剂组比不治疗的对照组症状改善了15%。

  第一个是期待。性安慰剂通常伴有正面的暗示(医生会告诉病人药片只是一个安慰剂,但会补充说,它“对像你这样的患者能带来显著的改善”)。这个正面的暗示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后者可以激活大脑的励机制,并帮助身体自己产生某种物质,如具有止痛作用的内啡肽。

  第二是条件反射。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学会把铃声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每当听到钟声就会开始分泌唾液,我们大多数人在信任的医生给我们治疗时,都会条件反射地期待得到正面的结果。所以即使我们知道接受的是安慰剂,我们的身体也可能会以帮助我们恢复的方式作出反应。已经有一些研究,包括一项人体研究,显示免疫系统的激活机制可能非常类似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虽然这个研究显示安慰剂在知情的情况下也有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使用,否则会造成药物、过度医疗的后果。中国现在很多人(包括很多患者和一些医生),认为有了病就一定要用点什么药,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过度医疗的现象,甚至给一些江湖医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比如最近在国外的“神医”萧宏慈,为什么那么地非法行医都得不到处理,结果到国外闹出人命才引起重视?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礼来chorus新药研发模式为何会如此高效?
  • Nat Cell Biol:新型蛋白ASPP2可控制上皮细胞可塑性且癌症转移
  • 2014上半年哪些行业利润高?医疗器械及药品保健品居首位
  • 防癌扩散药物动物试验获成功:人类距预防癌症更近一步
  • PD-1PD-L1剂市场再添一员!阿斯利康L1剂Imfinzi获FDA加速批准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