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技术之金银法

  摘要:免疫金银法是一种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近年来又不断改进,已成为最为灵敏而又经济的方法之一.

  免疫金银法(Immurogold-sliver method,IGSM)或称免疫金银染色(Immurogold-sliver staining,IGSS)是一种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近年来又不断改进,已成为最为灵敏而又经济的方法之一.免疫金银法实际上是在免疫金法的基础之 上发展形成.

  免疫金和免疫金银法都是利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胶体金系指金的水溶胶,溶胶是一种物质以大或小的微小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被分散的 物质叫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物质叫分散介质.按分散相离子的大小可将分散体系分为三种,相分散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nm);胶体分散体系(分 散相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低一离子分散体系(分散相粒子直径〈1 nm〉.胶体金属于胶体分散体系,是指金以微小的粒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金溶胶.它能迅速而稳定地吸附蛋白,对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 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能性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就能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甚至定量研究.由 于胶体金有不同大小的颗粒,且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所以免疫胶体金技术特别适合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定位研究.由于胶体金本身呈淡至深红色,因此也 适合进行光镜观察.如应用银加强的免疫金银更便于光镜观察.溶胶的颜色取决于分散相物质的颜色,对同一种物质的溶胶而言,粒子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 若粒子为20-40nm的金溶胶因主要吸收波长为530nm的绿光而呈深红色,60nm的金溶胶因主要吸收波长为600nm的橙光而呈紫蓝色.在光镜 水平应用的胶体金粒直径不能小于10nm,否则无可见的红色.

  免疫金法是将用胶体金(直径>20 nm)标记的间接抗体或A蛋白再与性抗体结合,在光镜下就可见红色的反应物出现,不需进行呈色反应.但该法要求金标抗体浓度高,因此,价格昂贵,既不经济同时也不够.

  免疫金银染色是在免疫金染色的基础上,在对苯二酚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含银离子的显影液中的还原反应,使在抗原抗体反应部位的金粒子周围形成很多沉淀 层,光镜下就可看到阳性反应部位呈清晰的棕黑色,从而显示不易被光镜定位的金粒,显示出组织中抗原的部位.这种方法不仅提高灵敏度,同时金标记抗体可以稀 释10倍以上后应用,此外还可避免使用具有致癌的有机色素.

  (1)性高.与其他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相比,IGSS法被认为是最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只含微量抗原的组织标本.

  (2)应用范围广.IGSS法不仅可以在冰冻切片,细胞涂片以及培养细胞、石蜡切片上进行光镜观察,而且还能应用于树脂包埋的切片的电镜观察,并且能准确定位抗原.

  (5)用醋酸银代替硝酸银和乳酸银,不仅保持了原有方法的性、性、低背景、对比度好的特点,而且整个显影过程可以在常光下进行,从而弥补了在暗室显色的不足.

  IGSS法的主要问题性背景,由于其非性背影染色影响了IGSS法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上的应用.但若能较好地控制染色的各关键环节,如性抗体的纯度,性;切片的消化以及显影液的配制和显影时间的控制等,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基础免疫实验:免疫沉淀反应几种实验方法
  • 免疫组化:PTX3在人类急性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表达
  • 抗体抗原实验:半抗原——载体连接方法
  • 免疫组化:B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的检查
  • 免疫组化: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