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饲料的分类及其营养价值的评定

  实验动物的饲料原料以植物为主,为了弥补蛋白质的不足,也采用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对于饲料的分类习惯上按饲料的来源、理化性状、消化率等因素,将饲料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饲料和其它添加剂饲料.为了能够反映出饲料的营养特性,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依据国际饲料命名及分类原则,按饲料营养特性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饲料等共八大类.

  在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20%的谷实类、糠麸类、草籽树实类、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瓜果类.

  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为≥20%的豆类、油饼类、动物性饲料等.

  包括人工合成的、天然单一的矿物质饲料,多种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配合有载体或赋形剂的痕量、微量、常量元素的饲料.

  分为非营养性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抗氧化剂、药物性添加剂、 生长促进剂;营养性添加剂如矿物质微量补充料和人工合成氨基酸等.

  评定饲料的优劣主要看它对动物的饲养效果.某饲料的饲养效果既取决于其营养素的含量,又决定于不同动物对该营养素的利用率.

  饲料化学成分表中所列各种营养素含量的数值,是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数,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标志之一,但它与具体采用饲料中的营养素含量,有一定的甚至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植物生长所处的土壤、肥料、气候等条件和植物的品种、收获期、收获和贮存时间、加工处理及贮存的方法等因素的不同都会影响到该饲料的营养素的含量.

  饲料一般都是难溶解的大块物质,其营养素结构也极为复杂,不能直接被动物所利用,必须先经过消化.消化是吸收的准备,被吸收的营养素由血液循环输送到机体各组织以供利用.因此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时,不仅要看饲料营养素的含量,还要看饲料营养素的可消化性.饲料营养素含量减去粪中营养素含量称为可消化营养素.两者的百分比称为饲料营养素的消化率,是评价饲料可消化性的一个客观指标.

  营养素的代谢是指动物吸收的营养素被利用的过程.因此,研究动物营养、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除了饲料营养素含量及其可消化性外,还要研究饲料的可代谢性.在研究动物的物质及能量代谢、测定饲料代谢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有屠宰对比试验法、物质代谢试验法和直接测热的能量代谢试验法.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实验技能SOP:大鼠新生鼠灌注取脑及后固定规则(SOP)
  •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受冻仔兔急救方法
  • 实验动物基础:小鼠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实验动物采血完全指南
  • 饲养:仔兔不同生长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