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模型:铁离子致大鼠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

  采用离子导入法(PIFC)建立起来的大鼠模型和微量注射法(CFCI)建立大鼠模型,对两种方法建立起来的铁致外伤后癫痫(PTE)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和脑电图进行研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及研究价值.微量注射法(CFCI)建立起来的PTE动物模型与离子导入法(PIFC)相比,更有研究价值.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体重220~250g ,雄性.大鼠以2%异戊巴比妥钠溶液(50mg/kg)腹腔注射麻醉,立体定位上固定.剪去头顶的毛,常规消毒头顶皮肤后沿头顶正中线cm.剥离头顶筋膜,颅骨.在左侧颅骨冠状缝后3mn ,矢状缝旁2mm处用高速牙钻钻—直径为2mm的孔.另外再钻5个直径2mm安放电极的孔,孔的按D Ambrosio所采用的方法,即以前囟点为原点,矢状缝为Y轴,过原点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坐标轴(单位为mm):孔的坐标分别为(4,0),(4,—6),(—4,0),(—4, —6),最后在额骨正中钻一直径为2mm的孔.用微量注射器将浓度为100mmol/L,pH值为1.5的FeCl3溶液5ul内匀速注射到大鼠有感觉运动皮质区内,进针深度3mm.溶液注射完以后,留置针头5min..

  (1)行为学观察 模型建立后3h左右大鼠开始出现典型的癫痫大发作.发作形式表现为身体向右后扭转,上半身抬起.整个身体背曲强直,四肢剧烈抽搐.翻转跳起,跳起时离地高度约20~30cm , 同时可见大鼠双眼裂变大,眼球向外凸出,并伴随出现尿失禁现象.模型建立后3~5h期间.约每10~20min发作一次,每次持续时间1min .模型建立后5~8h 期间,大鼠癫痫发作频率逐渐下降,每0.5~1.0h发作1次.大鼠在癫痫大发作的间期,交叉出现咀嚼自动症.表现为下颌快速咬动与面肌抽搐交替出现,在面肌抽搐的同时伴随出现与面肌抽搐节律一致的双眼眼裂变大,眼球向外凸出,持续时间1~2min .模型建立后24h~1周内,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有所下降,每2~5d发作1次.

  (2)脑电检查图 CFCI建立起来的大鼠模型的脑电图于模型建立后3h首次出现癫痫波放电.癫痫波起源于左注射部分的感觉运动皮质区,对侧癫痫波比注射侧出现晚40ms .癫痫波的平均频率为16.01Hz ,平均波幅为143.60uV ,发作间期可见散在出现的尖波及慢波活动,以注射侧及注射对侧的感觉运动皮质区显著.

  模型制作方法 SD大鼠,体重200~250g,雄性.大鼠称重后的准备如前,在左侧颅骨钻一直径为4mm的孔,孔的同CFCI建立起来的模型的进针,星状切开硬脑膜.另外再钻5个安放电极的孔,孔的同上.将尖端塞有棉花(防止细管骨的Fecl3溶液溢出过快)的导入管尖端与软脑膜轻接触.细管内注有浓度为100mmol/L ,pH值为1.5的FeCl3溶液.将一输出电流为100uV的电源的正,负极各连一针炙针.正极的针炙针插入细管内的FeCl3溶液中,负极的针炙针插入大鼠右前肢皮下.通电10min .脑电记录方法同CFCL法.

  (1)行为学观察 后约30min之内,大鼠活动较少,时有“湿狗样抖动”及挠动作.后0.5~1.0h期间.大鼠开始出现咀嚼自动症,发作频率约每20~30min发作1次.模型建立后2.5~4.0h之间约每5~10min发作1次.模型建立后4~7h之间,大鼠癫狂痫发作频率逐渐下降,约每0.5~1.0h发作1次.模型建立24h以后基本观察不到癫痫发作.

  (2) 脑电图检查 PIFC建立起来的大鼠模型的脑电图于模型建立后1.5h首次出现癫痫放电.癫痫波起源于注射侧感觉运动皮质区,对侧癫痫波的出现晚于注射侧20ms , 癫痫波的平均频率为9.66Hz ,平均波幅为186.90uV.

手机正文底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实验技能SOP:大鼠新生鼠灌注取脑及后固定规则(SOP)
  •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受冻仔兔急救方法
  • 实验动物基础:小鼠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实验动物基本操作:实验动物采血完全指南
  • 饲养:仔兔不同生长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 最新评论